3月13日,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保險行業協會聯合召開赤峰市構建“四大調解平臺”工作新聞發布會。我市“四大調解平臺”發布。
加強訴源治理,是我市建設更高水平平安赤峰、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一項基礎工程。2023年,在市委的統籌領導下,緊緊圍繞做實訴調對接、做精類型化糾紛調解、做細裁判規則、做優法治化營商環境四個層次,分類發力,市中院聯合相關部門共同打造消費者調解平臺、保險案件調解平臺、勞動糾紛裁調對接平臺、新就業形態調解平臺共“四大調解平臺”,全面提升市域社會治理成效。
我市深入推進“四大調解平臺”建設工作
消費者調解平臺
探索形成以依法發揮審判職能為基礎,以推動訴源治理、提振消費信心、深化訴調機制、完善裁判規則為支撐的“1+4”多維度規則架構,促進各類消費糾紛高效化解、源頭治理,為建設“赤誠峰味”“放心消費在赤峰”品牌營造更加安全放心的市場消費環境和營商環境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保險案件調解平臺
近年來,隨著全市保險行業發展迅猛,市場主體增加、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各類保險糾紛逐年增多。2021年至2022年,全市法院共受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2460件,審結2450件,涉及標的3.17億元。對此,切實減少保險訴訟案件發生,為保險糾紛當事人提供多元化糾紛解決新渠道,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與市保險行業協會共同打造保險案件調解平臺。建立完善工作機制,促進裁判尺度統一。延伸司法服務觸角,促使糾紛便捷、經濟、高效得到解決。打通機制建設“最后一公里”,切實解決調解協議不具有強制執行力的問題。
勞動者調解平臺
為有效發揮勞動人事爭議“一裁兩審”功能,暢通人民法院和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部門的聯系渠道,提升勞動糾紛化解能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著力打造勞動糾紛調解平臺。創建內蒙古首家“勞企雙保護”黨建聯盟、設立“調裁審執”勞動保障維權一體化中心、開辟農民工工資案件快立、快審、快執“綠色通道”,有效提高勞動債權實際執行到位率。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調解平臺
到2022年底,全市新增就業1.8萬人。與市總工會、市人社局、市司法局緊密聯動,打造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調解平臺。建立工作機制、設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保障聯動調處工作室、打造“專家服務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公平就業、勞動報酬、勞動安全、社會保險等方面權益受到傷害時,可以向專家咨詢、尋求幫助。
總之,我市將在市委政法委的統籌領導下,以打造“四大調解平臺”為契機,做優做實做市域社會治理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不斷提升化解糾紛和服務群眾的能力水平,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可觸、可及,以更優質司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赤峰新實踐。
來源:CFRTV新聞綜合頻道
蒙公網安備 15040202150497號